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7-10 23:25:35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9篇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9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第二单元 太阳与时间

认识太阳

一、教学目标:

1.在交流有关太阳的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想法;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搜集及交流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个温度很高的大球体。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师:搜集有关太阳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叙述谜语内容: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说出谜底,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关于太阳,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组内交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师巡视,注意倾听,适时指导。)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

4.思考与总结

各小组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总结。

5.展示交流

学生再次进行汇报。

6.师生共同总结。(可投影太阳的相关图片或制成课件)

(1)太阳的外观和银河系

(2)太阳的结构

(3)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4)太阳的大小、体积、质量。

(5)太阳与地球的比较

7.对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进行总结交流。

(三)自由活动:

1.说一说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假如没有太阳,会怎么样?

3.评价:从我学到的知识.学习的方法.表达与交流方面让学生进行自评。

(四)拓展活动:

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来创作有关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或者让学生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将对太阳的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

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 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教师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 ……此处隐藏4860个字……

4 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七、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和分层次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第一,教师通过网络教室软件实现演示法使教学更加直观、清晰,教师的操作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到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可清楚看清每一步操作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手边的鼠标、键盘模仿。第二,实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教师系统讲解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了本课基本要求。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超前学习新知识或自学其他软件,挖掘其潜在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对简单数据进行整理,以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2、注意学生情感的个性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得到充分的展示。

由于低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化倾向,当讨论如果只买一种水果,该买哪种水果时,这就形成真实的两难问题.学生既要考虑到个体对水果的喜好,又想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喜好,真是左右为难.

3、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根据统计结果,六种水果该各买多少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就能知道?

引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新知。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种水果,记录在统计表里。同桌讨论:如果六种水果都买,哪些水果要多买,哪些水果要少买?

2、绘制统计图。

(1)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相互评价.

(2)看统计图表提问题。

三、应用知识。 完成书95页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统计?

五、课后延伸。

调查本班同学,把喜欢下面几项活动的人数统计出来。(游泳、跳绳、拍皮球、踢足球、跑步)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材分析

《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3.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把米粒宝宝送回家。

2、我们的火车一路上遇到了许多词语宝宝,谁认识他们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

(二)导入新课

1、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课件点击,出现一幅中午炎热的情景,特写一个火辣辣的太阳。) 看图说话:图上画着谁?在哪里?干什么?

2、唐朝诗人李绅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忍不住作了一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的古诗——《锄禾》

3、朗读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生齐读古诗后,告诉学生在朗读五言绝句是,大部分是在前2个字后有稍长的停顿。接着教师示范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然后让学生练习读。

二、讲授新课

(一)、理解题意,了解古诗结构。

首先解题,“锄禾”,即给禾苗锄草松土。

(二)、教给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锄禾日当午,”

1、谁知道“锄禾”的意思?

2、“日当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

3、教师讲解:古人写诗时,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把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位置的调换,在这一行里,就应该把“锄禾”和“日当午”

的顺序还原,翻译起来才通顺。

4、指名学生翻译,教师及时补充和表扬,注意要说出“谁”在“锄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古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字)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们连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是诗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学生说:“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行诗句。

4、两句放在一起翻译并朗诵

5.这两句诗就写出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

第三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学习方法同第二行,学生对整句话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么意思? “皆”就是“都是”的意思为止。

3、板书“皆”的意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这两句诗就写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 读整首诗的诗意。

三、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在家庭和学校用餐时,自己或别人有无浪费粮食的现象。如果有,在学了这首古诗后,你会如何去做?从而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道理。

四、读读作者写的另一首诗,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之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锄禾》这首诗,明白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在生活中珍惜粮食的好方法在一起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锄禾

当:正当

餐:饭

皆:都是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